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推荐专题>啄木声声>正文

啄木声声 | 别让套路套住思路(闫伟)

2018-02-01 阅读: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闫伟 收藏

      开栏的话:《啄木声声》是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和光明日报文艺部联合开办的专栏,旨在对当前文艺作品、文艺现象、文艺思潮等存在的不良倾向进行批评、剖析,提出建设性意见,发扬文艺评论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啄木鸟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健康发展。

      近日,在一部热播的现实题材电视剧研讨会上,主创与专家针对创作中的类型化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辩。前者从市场角度出发,认为只有按照一定的“格式”架构故事,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并“按需供给”,才有预期的收视保证;后者则站在现实主义精神的立场,主张摈弃模式俗套和靶向思维,真实、全面、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本来面貌。这其实代表着当前电视剧领域某种普遍的观念分歧,也事关电视剧创作的根本方向,因而不容小觑。

  无可否认,在高速的市场化进程中,类型化生产是电视剧产业发展的必经阶段。面对行业内外的激烈竞争,类型化创作的确在细化市场、分众接收、准确把握观赏需求等方面有助于增强作品的传播力,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电视剧专业水准的提升和题材分类的成熟。然而作为一种全民性文艺样态,电视剧绝不应将类型化作为理想的完美范式。首先,一部真正的好剧必然以人性所共通的价值、情感、思想,与最大范围的观众群体产生精神契合与心灵共鸣。那些在策划创意阶段便精确定位收视人群的作品,或许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市场回报,但不会产生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艺术效果,更难以成为被公认的精品乃至经典。其次,过度类型化便意味着按部就班的标准化、模式化。长此以往,电视剧将类似于工业流水线上的制式产品,其作为艺术作品最宝贵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会荡然无存,同时也造成对观众追剧热情和审美期待的严重透支。与物质产品不同的是,精神产品具有超功利性,且关乎人的思想意识乃至人生观、价值观。如果把电视剧的创作生产完全置于市场规则的操纵之下,其文化功能将越来越萎缩,艺术魅力将越来越黯淡,发展路径也将越来越狭窄。

  而对于现实题材电视剧而言,尤其要警惕类型化的悄然侵袭。有人想当然地认为现实题材作品必然具备现实主义精神。其实未必,前者指的是题材类型,后者指的是创作理念。我们所提倡的现实主义精神,是要遵循生活自身的整体性和逻辑性,重视人物和情节之间的有机关联,用丰富的艺术表达,深入透彻地表现社会与人生的本真,在提炼、诠释、剖析生活真谛和生命真知的过程中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因此,并非所有现实题材作品都能自觉灌注现实主义精神,而类型化思维恰恰成为其主要障碍之一。当前,各类现实题材剧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类型化倾向,导致该领域雷同化、跟风化现象严重,甚至滋生出媚俗之风。家庭伦理剧中的“婚外情”与“婆媳斗”、都市青春剧中的“多角虐恋”与“高颜值偶像”、军旅剧中的“演习+爱情”套路、农村剧中的泛喜剧风格等,不仅成为各自必备的标准配置,还在某些剧作中走向了偏激和异化。

  诚然,电视剧的每种题材品类,并不排斥某些带有典型性的基本创作经验,但绝不可将其固化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电视剧在艺术层面的最大魅力来自于无限的想象空间与创新可能。有着过强目的性和对象性的创作生产,很容易令创作者一叶障目,进而使作品不仅丧失了多元求变的美学光彩,也遮蔽了原汁原味的人间烟火。近年,现实题材作品每年都占到电视剧生产总量的半数以上,但与古装剧、年代剧相比,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现象级”力作少之又少。深究其因,很多创作者在类型化思维下着力于剪裁生活的碎片,而非揭示生活的本质;着力于迎合个别收视群体的观赏趣味,而非在找寻大众心理“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引领欣赏需求和审美品位。

  任何千奇百巧之“术”,也无法取代正心诚意之“道”。与其处心积虑地闭门造车,不如沉潜到社会生活的纵深处亲身体悟。著名编剧六六主张必须去实地了解笔下人物的生活环境与所思所想。她写《心术》时,为了真切感受医患关系曾在医院长期“潜伏”;写《女不强大天不容》时,为了直观感知媒体人的工作状态曾带领主演在一家都市报社体验生活两个月。与之相反,另有某都市题材编剧在受访中表示,即便“离地三尺”的创作,也能写出每个人“似曾相识的情感”。结果自然是前者品质上乘、反响良好,后者空洞悬浮,屡遭“吐槽”。艺术创造没有捷径,文艺作品的社会价值比市场价值更值得珍视。电视剧创作者只有扎根生活沃土,倾注真情实感,培育创新胆识,才能锻造出长久铭刻于观众内心的上品佳作。

  (作者:闫伟,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编辑)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中国评协携手光明日报开办《啄木声声》专栏 征集文艺评论辛辣文章

      闫伟:从《中国有嘻哈》看网综如何精品化

      闫伟:艺术创作——口碑与市场如何兼得?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