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专题>第二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优秀评论文章>正文

“Z世代”的文艺:走进人心,观照生活,深入精神——网络纪录片《文学的日常》的“出圈”爆红及其他

2020-12-28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马明高 收藏

  第二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经过专家初评、复评、终评和13万+用户网络票选,将推选出30篇优秀文章。如下未在报刊网号公开发表的原创文章拟入围。现发布作者来稿版本,未经编校。

“Z世代”的文艺:走进人心,观照生活,深入精神

——网络纪录片《文学的日常》的“出圈”爆红及其他

  这部网络纪录片第四集《长歌当哭》中,作家阿来和文学评论家谢有顺的一段对谈,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阿来回忆起自己的成名作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曾被退稿数十次,好多出版社的编辑退稿的原因是:你这部作品太好了,太高雅了,市场上无法接受,肯定不好卖。阿来怎么也接受不了,想不通。“我想我们什么时候在物质的领域当中,从来都是要好的,吃要吃好的,穿要穿好的,怎么在文化领域里,反而是好的卖不掉了?反而没市场了?”正是这种严重的文化偏差,导致了数十年来我们好多创作者和读者或观众都在“取消难度”,使得文学与艺术的审美一直在走“下行线”。阿来的认识是十分清醒的,他说:“我们这个文化对市场理解有偏差,其实是创作者跟读者或者观众之间,他是有一个互动的关系,而大家现在过分看重它的那种娱乐与消遣的功能的时候,这个互动是往下的。其实,我们把人看得简单了。”

  如今,这部又长又慢的谈文学的有关作家日常生活的纪录片,居然得到了那么多年轻人的喜欢,在豆瓣,竟然以8.9的评价成为今年的高分纪录片之一。这种“出圈”爆红、引发观众热议的文化现象,正是在警示我们:过去我们好多文艺创作者,其实是“把人看简单了”。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崭新而高质的“Z世代”时代。我们的文学和艺术面对的,更多的是1990年代中叶至2010年前出生的人,他们是网络世代、互联网世代,他们是深受互联网、即时通讯、短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的一代人。他们是主要活跃在以“B站”(哔哩哔哩视频网站)为代表的一代人。他们心态年轻,学历高,见识广,他们正在以碎片化、个人化、细分化、年轻化的“新状态”,分化和瓦解了过去几十年来以电视机为家庭中心的“客厅文化”。这恰恰正符合文学和艺术的阅读与欣赏的独立而个性的高度私密化、精神化的审美特性。与传统媒介相比,现在的互联网,可以让人们在阅读与欣赏文学与艺术的时候,更加便捷而有效地分享艺术、分享人生、分享精神,进而尽兴地表达自己。我们从《文学的日常》在网络上播出时,不时出现的那么多“弹幕”中,就可以感受到在这种交互式、沉浸感非常强烈的网络世界里,人们互动的需求和个性化精神交流的旺盛欲望。而且,这些“弹幕”内容与播出内容或议题的十分紧密性、精神吻合与丰富感、表达的自由度与见解的独立性,都是令人惊叹而耳目一新的。从这种广泛而个人化的观看形式的“集体仪式”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文学与艺术的生活化、日常化、精神化的需求,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物质身体的娱乐和消费,而是越来越对于思想深度和精神深度的强烈渴求,对于文学与艺术,不仅要内容“精美”“入心”,而且要创作“精细”、生产“精致”的强烈反应。这些新的广泛而普遍的趣味爱好、情感共鸣,形成了“Z世代”和“B站”时代文学与艺术阅读与欣赏新的具有认知和认同的巨大凝聚力量。它们与视频网站的页面评论、朋友圈、微博、网络社区、门户网站等多向互动的场所,共同构成了新时代网络文艺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审美的”,“因网而生、向美而评”的评判标准的传播交互的话语场。这个十分宽阔而宏大的话语场,对文学与艺术的作品的创作生产、传播接受,以及再创作生产等带来了崭新而深远的影响。

  《文学的日常》,无疑是十分“走心”的。它贴近日常,走进人心,注重人的内心,尽最大努力关注人的情感、情怀和思想。它通过作家与朋友间的“沉浸式”拜访,通过对拜访者与被拜访者交流对谈现场的有效捕捉,艺术地再现了人们对于人生价值、乡音乡愁、青春往事,以及城市人文历史等紧贴“人心”的话题。尽管它的影像是日常的生活,视角也是平实而朴素的,但是它巧妙的用文学来作贯穿每一集始终的主线,而文学的特征正在于是关注人,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大自然、人与自己等等关系的精神问题。这样,在看似普通而平淡的两人随意的散步交流和闲散对谈中,却是两个独立灵魂在不由自主的心扉敞开之时的相互碰撞,而且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灵魂碰撞中,不断地抵达人性的真实、生命的本能和生活的本质,从而引起了更多人们的心灵共鸣和生命共情。

  《文学的日常》,正是在对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参与者、观察者和表达者的沉浸式和纪实感的平实的记录中,通过朋友对作家的拜访交流,挖掘和表现出了这五位作家的内在精神和外在气质,又通过作家对自己新近作品中片断的深情朗读,呈现出作家对日常生活记录与感悟的文学神韵与语言魅力,呈现出作家与时代、社会、国家、民族和个人生活、命运、精神之间的密切关联,使得我们每天常见的、如此平淡而自然的日常生活,具有了不一样的诗意和浓郁的精神气息,拥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角度和生命力量。让更多的人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在滋生出越来越强烈的观照生活的美好意愿中,满足了自己对于作家精神世界与文学建构社会的幸福憧憬。

  精神总是独立的、自在的、丰富的、复杂的,可又是隐形的、分散的、游离的、潜藏的,只有在人与人心灵的互相碰撞中,才会猛然间迸发出新的意念、想法、洞见和思想。只有好的文学与艺术,才能给人类创造出这种“深入精神”、“生发精神”和“丰富精神”的可能性意境与场域。《文学的日常》的美妙之处,正在于采用原生态的拍摄方式,任由作家和他的朋友兴至所至、随意发挥,却达到了谈话者与现实语境的高度融合,出现了拜访者与被拜访者竞相掏心掏肺说话的精神高潮,使得这部片子记录下了许多可遇不可求的“高光”瞬间,生发出了不少令人心中不由惊叹的“金句”。“人是逐渐丧失敏锐度的。表演和偷窥是构成我们文化的一个几乎最重要的动力。”“‘我是我啊,我是我’这句话里个人意义价值开始凸显了,我和我们是完全相反的概念,是南辕北辙的概念。你不可以代言我们,谁也不能够由我来代言我们或者说由某人来代言我们。对本质的任何探求,比不上头顶轻轻飘落的一片树叶,比不上墙脚偷偷开放的一朵野花。”“江湖就是互相帮忙。”“我充分理解窥视真实人物的私人生活是多么美好而刺激,尤其是这些人我们又引为自己的知己好友。”“作家还是需要一些天赋啊。天赋不一定比别人健全,甚至比别人脆弱,比别人没有保护能力,天赋不是祝福,而是惩罚。”“不要盲目的去写自己不熟悉的、远方的、看起来非常阔大的事物。有的时候写作其实是越写越谦卑,越写越低调,原因也就在于发现自己实际上对人生、对世界所知甚少。但凡写作写得越来越狂妄,越来越自大的,这种写作我觉得都很可疑。”“要学会读一些你不喜欢的书,学会啃一些难啃的书。如果一直是读喜欢的书,快乐的阅读,它很可能是在同一个平面上滑行,它本身是很难形成思想的进展。有时候,我们对一个人的想象,对一种时代的消费趣味的想象,大固化了,太简单了。缺乏最基本的把它理解为多义、复杂、多面的能力,这也就是文化的贫乏。”“人是一个复合体……不能说我们发现了下半身,关注了下半身以后,就忘记了脑子,忘记了心了。”深入精神后的灵魂,总是不由地对历史和时代、现实和社会、人自己和生命,以及自己所处的文化语境,充满了无限而深远的反省和深思。

  《文学的日常》,就是这样,在“Z世代”如此地“走进人心,观照生活,深入精神”的。

  《文学的日常》的“出圈”爆红,其实是在启示我们:不管在任何时代、任何时候,好的文学和艺术,都应该是如此地“走进人心,观照生活,深入精神”的。

 

  延伸阅读:

  专题·第二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

  是漫步云上,是熠熠星光——《文学的日常》中的“诗与思”

  《文学的日常》:让日常如文学般延展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