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曲艺杂技>正文

山西省武乡县李峪村:文化兴村从“魔术”开始

2018-08-17 阅读: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郭志清 收藏

武乡县李峪村村支书王竹红在舞台上表演魔术

  “我们村有890多口人,家家都有魔术师,人人都能露两手。”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李峪村的党支部书记王竹红自豪地对记者说。近几年,李峪村以魔术文化为引领,将红色文化、乡村文化融为一体,使昔日的小山村变成远近闻名的“魔术村”,走上了文化兴村、增收脱贫的致富路。

改变,从魔术开始

  李峪村是抗日战争时期“地雷大王”王来法的家乡,是典型的农耕村,地上无资源,地下无矿产,人均耕地不足2亩。村里居住条件差,农户们在农闲时的主要活动就是打麻将。2008年,40岁的王竹红当上李峪村的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因村里条件有限,对外招商引资也难,一筹莫展之际,恰巧当年央视春晚上刘谦表演的魔术给了他灵感。他决心要发展李峪村的特色文化产业,运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带领李峪村村民通过魔术探索乡村特色文旅产业的开发。

  现在,李峪村上自古稀老人,下至七岁孩童,人人都能随手表演小魔术,整个村子宛如一个“魔幻”的世界。村里的多功能演艺大厅经常上演魔术表演,吸引了源源不断的游客前来观看。耕田种地的行家们放下锄头,学起了魔术,在太行山深处打造出了一个“魔术村”。

  据王竹红介绍,从开始的一两个人到后来全村上阵,李峪村的魔术表演队伍不断壮大。现在,村民们每年参加演出30多场,李峪村成了远近闻名的“魔术村”。“拿起锄头是农民,登上舞台是魔术师。”在李峪村村民看来,魔术特色文化产业让这个曾经贫穷的小山村焕发出活力。

武乡县李峪村村支书王竹红在给儿子表演近景魔术

“小魔术”也能有“大产业”

  “刚开始听到要开发一个‘魔术村’的想法时,大家都笑了,觉得那是不务正业的‘鬼把戏’。”村民张丽芬说。起初,村民们不理解,王竹红百般游说,也只有两个十几岁的孩子好奇地来凑凑热闹,学习魔术。

  后来,一次偶然机会,两个孩子和王竹红略显青涩的魔术节目表演在武乡县电视台播出,这事在县里迅速走红,王竹红和两个孩子也在之后的演出中获得了一些经济回报。变魔术能上电视、还能挣钱,看到这些,学魔术的村民逐渐多了起来。很快,在李峪村,学魔术蔚然成风。72岁村民郝兰英2009年开始学魔术,现在她表演一次能获得近200元收入。“刚练习时,我的手很不利索,有时候做饭的时候也带着道具,边做饭边练习手法,一回头才发现菜都烧焦了。”郝兰英笑言。

  随着村民们魔术表演的难度和水平逐渐提升,李峪村的名声也越来越大。2009年8月起,村民们逐渐走出李峪村、走出山西、走向全国,一年四季演出不断,还上了电视节目《出彩中国人》。

  2016年,李峪村向县里申请“美丽乡村”建设基金,投资100多万元,建造了面积6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演艺中心。同时,从村民中精选出100余人,组建了专门的魔术表演团队,在多功能演艺中心驻场表演。“每到周末,都会有三四千人来看表演。”王竹红高兴地说,“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年收入可增加3500多元。”

武乡县李峪村村民张慧芬在家里给儿子表演新学会的魔术

从变魔术到思未来

  变魔术带来的收入越来越高,打麻将的村民越来越少了,更多人加入练习魔术、研究新的魔术节目的队伍,村里的欢声笑语多了,村民之间的关系也更融洽了。曾经留不住的年轻人现在也更愿意留在村里谋发展。人多了,李峪村显得生机勃勃。

  原本在外地打工的村民王二小也返乡加入到了魔术表演队伍。这几天,他正在利用废弃的风车改造魔术道具,琢磨魔术节目新花样。“魔术真的有魔法,改变了我们这个小山村。”王二小说。

  此外,李峪村还打造了“地雷大王”王来法纪念馆、采摘、漂流、美丽乡村、农家客栈等项目,吸引八方游客观光体验,成为武乡县红色旅游体系中的一大亮点。据了解,目前村里70%的贫困户都在参与魔术表演,没有能力参与表演的贫困户,村里也会安排他们参与演出的日常管理、保洁等工作。

  为了解决冬天游客量锐减,演出场次下降的问题,今年初,李峪村成立了一家文化演艺公司,希望带领村民们做大魔术演艺品牌,获得更大的市场。

  “要想让文化在扶贫工作中‘变现’,产生直接经济效益,有效做法是持续挖掘文化资源的产业化潜力。”王竹红表示,“红色+魔术+农业”就是李峪村“三位一体”的发展愿景。除了现在正在建设的相关园区外,未来,李峪村还计划开设一所魔术学校,把红色旅游和魔术表演结合起来,打造“中国第一魔术村”。

 

  延伸阅读:

  重庆原创魔术《伞丛扇影》在国际魔术大赛获三奖项

  魔术师张超:不只神奇,魔术还有正能量

  魔术是不是艺术?(徐秋)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