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曲艺杂技>正文

中国杂技要防止在绝活上走入绝路

2016-07-29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收藏

  与杂技剧、杂技主题晚会等舞台形式的井喷式发展相比,中国杂技本体的发展并未跟上时代步伐。对此,业界专家表示——中国杂技要防止在绝活上走入绝路

  “没有花哨的舞台,没有炫目的灯光,而是实实在在以不同年代的杂技精品本体在说话,在这么多年我们看惯了各种炫光魅影的井喷式发展的杂技剧的当下,难得能有这样一台能够让人沉下心来,安安静静地欣赏杂技本体独有魅力的演出,也促使我们思考怎样在当代来坚守和发展中国传统杂技。 ”不久前举办的京津冀杂技精品展演,让解放军北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文工团杂技团副团长董争臻看过后感想良多。

  在董争臻的印象中,现在中国杂技的舞台上,基本上有几个标志性的节目:男孩的地圈,女孩的空竹,蹬鼓和绸吊,全国各地都在演,而且很多杂技团的杂技编排方式也几乎是一个类型,存在单一化、雷同化的问题。而事实上,中国有很多传统的优秀杂技节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已经不再演出或者被丢弃了。他认为,中国杂技到了一个需要重温记忆的时刻, “杂技在大踏步向前开掘的时候,不能丢弃我们自己的传统,否则将会失去中华文化宝库中的很多经典。 ”

  对此,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常务副院长齐志义深有同感。“当今杂技界,太阳马戏团现象红极一时,引起国内业界纷纷仿效。可以说在效仿太阳马戏团的舞台呈现形式方面,近年来我们做到了极致。但是必须看到‘太阳’并不是马戏发展的全部,它只是杂技多种形式中的一部分,是丰富马戏表演形式的一种,是杂技商业市场拓展中的一个成功典范。‘欧洲新杂技’的出现,敲响了我国杂技本体发展进展缓慢的警钟。 ”在齐志义看来,这些年中国杂技发展得很快,甚至有点着急了,主题杂技、主题晚会等形式被大批量引入,像太阳马戏团等的杂技商业发展理念也被广泛引进应 用,然而与之相对的是,中国杂技本体的发展并未跟上时代步伐。

  据齐志义观察,“欧洲新杂技”运用的一些元素,很多都取自于中国传统杂技的素材,例如空竹和爬杆。“空竹在全球杂技领域原本是由中国在引领,例如中国杂技团的《俏花旦》曾获得过杂技国际大奖金小丑奖,但是近年来欧洲杂技对于空竹的表现,却颠覆了我们传统杂技的呈现形式,让人耳目一新。我国的爬杆类节目也曾经让我们为之自豪,然而最近几年国外有关爬杆的节目异军突起。简短的一两分钟的爬杆节目,囊括了我们10几个演员甚至20几个演员集体爬杆的所有技巧,并融入了一些让人觉得非常有趣的情景和故 事情节,把这些生硬的技巧用比较成熟的艺术形式来展现,轻松、活泼,充满趣味。 ”齐志义认为,这些现象应该引起注意。“为什么我们现在却在传统杂技本体方面突破不大,甚至一些杂技的绝活和看家本领在一条路上走绝了? ”针对当下中国杂技存在的一些问题,齐志义觉得杂技界需要好好研究探讨一下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杂技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以及创作和发展方向。

  “很多受欢迎的杂技节目都是在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抖空竹、顶坛子,这也说明传统节目只要修改好就能够常演不衰,成为经典。好东西咱们不能扔,要传承下去。 ” 《杂技与魔术》杂志社副主编徐秋认为,以前培养杂技演员都是看这个演员有什么特长,是腰特软还是柔韧性特别好,根据他的特点去设计一个节目,从而容易导致演员没了或不演了,这个节目也就随之消亡了,但是现在的杂技已经综合艺术化了,更多的是根据节目的编排和格局来挑选演员,因此传承的意义也就更广泛了,不光是要传承演员的技艺,节目乃至节目的设计和创意也要传承。

  徐秋认为,传统杂技还有一点值得继承的是,与生活的亲密接触。“传统杂技与现代已经艺术化了的杂技的区别之一是离生活特别近,演出的人不像是演员而就是生活中的人,道具也是生活中能用到的,例如帽子等,更容易被观众接受。现在的杂技精英化了,反而离生活远了,离大家的切身感受远了。我们现在应该回头看看过去的杂技,哪一项观众特别喜欢,琢磨琢磨为什么,然后再把现在的过于疏远于普通人的东西给补上一点,就离观众近了,让观众有更多共鸣。 ”

 

       延伸阅读:

       精研技艺,谱写杂技新篇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