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动画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华文明,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是时代赋予中国动画电影人的神圣使命。《雄狮少年》无疑为新时代动画电影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新时代的电影评论应该建立怎样的批评话语体系,如何加强自身电影批评的主体性,在具体的电影评论工作中应该把握哪些美学向度都是我们需要展开思考的问题。
青年导演周子阳的第二部长片《乌海》近日在全国公映,影片讲述西北小城一对家境悬殊的年轻夫妻,丈夫因为金钱问题,走向杀妻犯罪的悲剧故事。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中国动画电影必须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的同时,使所传达的理念与时代精神相适应,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与现代审美趋势相协调。
让母女两代——上一代少女与当代少女——放置在同一个主题下进行对照,其中既有命运的轮回,又有时代更迭带来的代际变迁,这也让“青春”的主题不再是一代人的主题,而是代际之间共同面对的主题
《父母的城市生活》导演韩万峰希望用《东京物语》式的美学观照,去反思当代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生活秩序,探讨当代中国家庭中的烟火气乡愁。
《唐人街探案3》给疫情蔓延、奥运之下的日本社会带来了一些明快积极的安慰,也许其根植的“唐探宇宙”也将为中外电影交流探索出一条经济共振与文化相融的“快速路”。
《守岛人》站在新时代的历史高度回望过往,通过巧妙布局、艺术表达和精湛制作,塑造出令人信服、感人至深的“人民楷模”王继才等银幕艺术形象,为英模题材电影创作积累了新的宝贵经验。
《中国医生》勇于打破人们对疫情中各类群体的刻板印象,将医生、护士、病人及家属等各类人物还原为生活中的普通人,用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再现武汉抗疫的全过程。
《我的父亲焦裕禄》为焦裕禄原本的英雄形象加入了家庭与个人的维度,细致还原了焦裕禄生活、工作的历史语境,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丰满的人物形象,具有感人至深的情感力量。
《中国医生》《革命者》《1921》等主旋律影片的火爆,说明还原历史、以现实为出发点的主旋律影片日渐受到欢迎,能够激起年轻一代的观影热情。
影片《革命者》通过影像叙事将我们带入那段错综复杂的历史,通过风格化的叙事和高浓度的情感,成功地创作出有血有肉的革命先烈形象,也让我们体会到历史宏观进程之下感人至深的微观细节和坚韧不屈的个体生命。
影片《守岛人》导演基于真实生活进行白描式的刻画和展示,影片感人至深,观众沉浸在浓郁的审美情感中,被人民楷模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品格深深打动。
如何在讲述中协调、整合、平衡重大主题电影创作的历史文献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戏剧性和真实性、悬念叙事与正剧叙事的统一,《1921》作出了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