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网络文艺>网络文艺评论>正文

中国网络文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马季)

2024-07-19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马季
中国网络文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读张春梅新著《作为群体记忆的网络文学》

中国网络文学,假如没有广袤而丰富的中国文化作支撑,就不会有玄幻、仙侠、历史、世情、古言等很多类型文的不断翻新,自然就不会有网文在新世纪的前二十年占据大众阅读半壁江山的惊人态势,至于以中国之名出海就更不会力量绵延。说到底,中国传统文化给了网络文学精气神,这是根。张春梅新著《作为群体记忆的网络文学》牢牢抓住这个“根”并不断拓展深耕。评说此书的价值和意义是不能离开这一点的。

传统这个词,很难定于一端。当你说一个人太传统,常常是语带他义的,类似保守、落后等意思,很容易就包含在字里行间。不过,今天的话语当中,传统更多带有知识型的特质,近乎专指在中国历史中留下印记的人事物及厚重的精神文化。而网络文学,成为最大规模地以文字沉浸在传统文化空间的文化主体。尽管网络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传播主体,但文字,恰恰在这样一个数码时代成为最能给予大众在现实与网络之间软着陆的涉渡之舟。也因此,意涵丰富的传统,借由网络文学获得了最大限度具体化的可能。在本世纪初期的十年,玄幻、仙侠、穿越等类型成为最有流量的文体,有着鲜明中国文化意蕴的玄幻小说更是如此,而玄幻小说的世界设定转换显然厥功至伟。在世界设定的基础上,势必要为这世界添入特定的人的生活。于是,这就像是一出大戏,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事件、文人典故、诗词格律、仪表仪态、人物着装,各种不同朝代的人事物在特色鲜明的世界设定中粉墨登场。类型的不断堆积,在不大的变化间将大众关于传统的想象落定,进而带动更多传统文化形式进入书写和日常生活。

张春梅的《作为群体记忆的网络文学》所要回答的问题正是建基于此。一则,什么样的传统印刻在群体记忆之中;二则,这些记忆在网络文学获得了怎样的文化空间并进一步影响大众的文化认知;三则,如何评价在网络文学文本中大量存在的传统文化因子,是复刻还是重构,是装点还是仅仅为完成世界设定的符号。这些问题都很关键。它们事关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在民众心中的位置和影响,事关如何评价被放在传统文学对面的网络文学的意义和价值,事关如何把握当代大众的审美心态和审美趣味,这些理应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毕竟,拥有数亿受众的网络文学及其周边衍生文化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重镇。

有了核心问题,下一步就是进入不同类型的文本,去梳理并查找有哪些传统文化因子或符号穿梭在极具时代症候性的网络文学文本。这是个庞大而艰巨的任务。张春梅和她的团队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凡是出自这本书的作品都获得了足够的尊重。文本细读,是这尊重的体现。而作为文本细读功夫逐一显现的研究前提,作为平台的文化生产机制成为论述的第一步。这是从历史和文化空间的角度阐述网络文学发生发展的样态,如果没有这一步,就没法理解网络文学创生是在不同于传统文学的生产传播机制中进行,很难把握其资本特性以及与旧有文化诸形态的冲突和反哺关系。有了平台和对机制的细致梳理解析,在各平台得到开发可能的各种类型文本的生成与传播获得了资本的支撑。研究指出,在此基础上,写手们驰骋自己的想象,上下五千年,纵情挖掘,写不完的故事不断翻新,现实生活也因此获得了裹着传统外衣表演和言说的机会。

在选择类型和文本的时候, 《作为群体记忆的网络文学》充分发挥了进行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的特长,这也是本书的气质所在。它并不把力量用在对类型文本身做优良与否的评价,而将其作为当代大众文化现象的显影来处理,考察同一文本在不同媒介之间的媒介差异、叙事倾向、主体位置、文化功能,从而在现实与文本之间搭建起桥梁。这就避免了死守经典文学论域来评说具有资本性质的网络文学的误区。在选择文本这个环节,本书充分发挥了团队优势,里面各种大小不一的表格展示出团队爬梳文本的功夫。比如讲校园小说和电影改编,那就把这二十年来的重要文本依照时间线索一一列出,这样的时间线本身,不仅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依据,同时也是群体记忆的一部分。每个类型的代表性文本,在这些细致的梳理当中呈现,或因其阅读量,或因排行榜,或与其文本改编有关,或者在同一类型当中具有示范功能,而把这一系列“或者”联系起来的就是传统文化,是大众的文化记忆。

我们看到,传统文化和文化记忆是与回答如何走向“中国”、何以“中国”联系在一起进行的,作者指出,这是从九州平台开始的一条文化实践路径。本书充分调动起各种资料对“九州”创生和“九州门”事件展开评说,力图重现当年文化现场。对“榕树下”和幻剑书盟的文化追踪,采取了同样的研究策略,从中我们看到文学追求和商业导向之间难言的纠葛。在上编的平台梳理之后,关于传统文化空间的分析落足在不同类型文本,并对叙事传统的空间、位置和功能展开细致文本分析和文化批评,传统如何在现实空间被讲述成为融合文化最后的落脚点。

场域研究,强调的是不同立场、位置的社会力量在不同文化空间的表现,究其关键,则带动社会关系,种族、民族、性别、地域乃至自然景观进入到研究地带。独一代、校园生活、中西差异、南北共融、江湖公共空间……这些具有典型时代文化症候的现象进入本书视野,这些并不为当下网络文学研究所看重,可以说,这正是本书视角独特而见识敏锐的所在。

经由场域分析,文本中的传统获得了落脚之地。作者指出,在网络文学文本中展现风华的传统形态想要自证其当代性,必然要求有一条比较之途和比较研究方法的介入。在下编的“流变”部分,关于经典《红楼梦》的同人新创和当代书写,是以经典文本《红楼梦》为主题展开的比较阅读,众多同人文本运用“古为今用”的叙事策略,将大众对经典的追慕心理呈现出来,却又在改写中将“名著”化入日常生活,成为理想文本的参与者。

重新叙述,在文化经典和经典的当代性之间建立起联系。对言情小说的追踪同样具有打通文化记忆的功能。本书立足网络言情小说,从古代言情和现代言情两种类型出发,思考其与经典文本的关联向度,如古代言情小说和《聊斋志异》的比较研究,现代言情小说对鸳鸯蝴蝶派、琼瑶小说的继承、挪用和再创造。这些话题打破了单一文本的限制,而将研究放在众多文本隐显之间展示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途,这是当代人和当代书写的来路,去向何方尚不可知,但这路上分明留下一行行过去的印记。《作为群体记忆的网络文学》驻足在这些印记旁边,用细心、耐心和诚心将这些记忆之痕呈现出来,本书的厚度由此而不可小觑。


(作者:马季,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研究员;著作作者:张春梅,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江南大学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找准网络文学同质化、套路化根由(马季)

网络文学批评理论建构:不断重返历史“现场”与当下情境(张春梅)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