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十年来,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践行好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开设“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10周年”专栏,通过约稿、征稿、选载等方式刊发相关文章,以期通过广泛交流,推动学习贯彻走深走实。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断想
李超德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强调“人类文明是由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这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更好开展文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不仅勾勒出一幅未来中国改革发展的蓝图,更引领着广大文艺工作者思考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文艺的力量。
(来源:影像中国网 刘永宏摄)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构建中国文艺评论话语体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目光瞄准人民群众火热的社会生活,是文艺工作者一以贯之的基本立场和灵感之源。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明确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服务对象。曾经有一段时期,“人民性”在文艺评论的学术话语中有点弱化,强调文化自信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文艺理论话语权式微。一方面,某些学者热衷于对古代传统文艺理论文献的注释、考据,缺乏对传统理论如何回应现实文艺创作的现代理论升华,缺少对现实艺术创作实践和文艺评论的应有关注。用被扭曲的西方文化话语中的“进步论”,替代文明交流互鉴下中华文化多元互动的历史成长逻辑,特别是对如何真正挖掘好传统文艺理论成果并转化应用于现代文艺评论,努力建构起具有当代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缺乏足够热情,行动较为迟缓。另一方面,文艺评论的相关话语一直被西方文艺理论所掌控,某些学者长于图解、照搬西方文艺理论,却对中国自成体系的文艺理论少有涉猎,甚至热衷于转译西方文艺理论著作。似乎不谈尼采、叔本华、本雅明、弗洛伊德、贡布里希,以及列斐伏尔、福山、亨廷顿等近现代西方学者的观点则无法进行当代的文艺对话。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应该承认,文艺评论界确实面临着全球化境遇中的西方主流学术话语和文化渗透的挑战。一方面,西方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仍然占有强大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评判观;另一方面,西方国家某些人积极鼓动逆全球化,不承认文化多样性。我们在强调文化自信自强的同时,既要对某些学者鼓吹的西方现代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是“阴谋”的论断作出客观理性分析,也要反对固步自封式的“优越论”。中西方学术界不同的学术观点应该互为他者,强调世界各国文化与文明的互鉴。广大文艺工作者需要直面世界,以文化理性推动全球化时代文化与文化、文明与文明之间的融合。承认中国的文化艺术发展正处在中国式现代化转型期这一特殊的社会现实,需要寻找新的路径、探索新的范式、形成新的标杆。
回顾世界文明史的发展,深刻认识到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也促使广大文艺工作者更加深入思考文明史、发展史和文化交流史的宏大叙事,进而思考文艺创作如何把握时代精神、深入社会生活、表达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给予文艺工作新的创作视野,就是要求文艺工作者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文艺发展道路,确立中国文艺发展的当代性和当代表达。因此,广大文艺工作者对于民族文化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不能囿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狭隘认知,应该用宽阔的文化胸襟和前瞻性视野,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发展置身于世界文明史的交融之中。
二、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和实践发展需求,着力提高文艺评论的引导性、针对性、时效性
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好文艺评论方向盘,更加有效地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是文艺评论工作者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
文艺评论如何和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创作紧密相连,改变文艺评论空洞而又贫乏的话语结构,有必要深刻分析文艺评论当前面临的新问题,尤其是面对互联网时代文艺评论如何作出研判、调整思路、明确方向。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认识新时代文艺评论与文艺创作的相互作用,净化文艺评论的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利于优秀文艺评论涌现的新机制,把握新方向、开阔新视野、表达新观念、取得新成效,更好引导人民群众对艺术和审美的鉴赏能力,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随着大数据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在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的内容与形式表达上,要有全新的表达方式,要研究新的传播形态下艺术表达的新规律、新方法、新经验。一切有深刻内涵和传播力度的文艺评论,必须从艺术创作的实践出发,从创作初期就介入和跟踪创作的全过程,通过开展有正确艺术审美导向、言之有物的文艺批评,引导文艺创作,褒贬创作现象,推介优秀作品。广大文艺工作者在高扬时代主旋律、倡导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同时,应该着力思考如何看待国际文化艺术创作与交流语境中中华美学精神的新呈现,创作出既符合当代年轻人审美习惯和审美趣味,又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
今后一个时期文艺评论工作,既要坚持文艺评论的正确导向,推出具有一流水准的评论力作,提升文艺评论的核心引导力,又要认真探讨艺术创作规律,总结艺术创作经验,提升文艺评论学术品格,改善文艺评论的阅读价值,为优秀文艺作品创造良好的传播渠道和舆论氛围。用新的艺术表达方式积极回应时代的要求,准确客观评价文艺作品。
三、坚持胸怀天下,在中西文明交流互鉴中积极探索新的表达方式
大数据和智能化时代,真切思考网络世界是否蕴含着“非常规意义”的艺术创造,其中有没有传统精神、时代审美因素可以转化和表达的方式,都需要文艺评论工作者作出积极回应。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需要关注新时代青年文艺受众和群体,正视介乎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网络生活,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如何界定“劳动”“生活”和“人民”,警惕“从工具到工具”“技术中立”的唯技术论和泛文化论的身份焦虑。
聚焦到当代文艺评论理论知识体系建构,文艺评论工作者需要宏阔的文化视野,超越一般的传统小文人心态和文人士大夫津津乐道的“风雅观”讨论,积极吸纳全世界优秀民族的文化艺术与文明成果,在与当今艺术界进行广泛的国际对话与交流中,实现艺术表达内容和视觉审美形式的转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总书记的讲话,既是对过往的总结,又是面向未来的展望。在文化交融的时代,文艺评论界不同的学术观点应该“互为他者”,不因噎废食,不应该排斥其他优秀文化和艺术表现方法的传播。
“星辰大海,沧海一粟”。文艺评论工作者在繁荣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工作中责任在肩,无论是强调中西方优秀文化的互鉴,还是当代文艺创作、文艺评论如何和西方文艺理论与文化思潮进行对话,真正实现“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建构,都需要聚焦于中国文艺评论理论知识体系如何“吐故纳新”,真正打造契合于时代发展的“有为之学”,真正“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无论是经历过的患难忧愁、困苦挫败,还是已经感受到的欣慰与狂喜,一切过往都将会成为生命的前奏,而现在是新时代、新生活的开始。如果我们将其理解为文化和文明的传承,所有的过往文化传统,即是今天艺术创作和文艺评论新景象的序幕。有鉴于此,应该突破固有思维的藩篱,用全新的艺术语言表达对新生活丰富画面的赞美和深刻内涵的评判,去寻找现实生活、美好人格、精神需求的通畅传播渠道。
签发:袁正领
审核:张利国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