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编读往来>正文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总目录

2024-03-14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中国文艺评论》编辑部 收藏

专题策划

【第一期】——文艺创作的感与思

中国传统文艺创作思维探析/王廷信

■ 艺术创作立足“情感之维”的意义辨析/周星

三股道上走的车?——新时期文论研究、作家批评与诗学建构的分离及统合的可能性/汪正龙

【第一期】——中国文艺2022(一)

2022设计:设计力与设计精神的持续建构/潘鲁生&殷波

2022戏曲:春天在向戏曲招手?/傅谨

2022电影:想象与建构新的实践图式/丁亚平

2022国产电视剧:类型、话题与“新人”的华丽突破/马琳

【第二期】——美学与艺术的对话

论美学研究从“文艺美学”到“艺术美学”的发展之路/高建平

文艺美学:中国与世界互动中的独创语汇及其复杂关联/张法

通向他界的同盟姿态——强化艺术与美学的互动机制/黄宗贤

【第二期】——中国文艺2022(二)

2022网络文艺:凿开通路,点亮星空/胡疆锋&刘佳

2022民间文学研究:回归文学及其当代价值的探求/毛巧晖

2022书法:笔墨当随时代/吕文明

2022话剧:“阵痛”与“破局”/徐健

【第三期】——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文艺(一)

现代化创新艺境/胡经之

通向中华型传统引导的现代文艺/王一川

中国式现代化与文艺人民性的理论逻辑和当代意蕴/谢纳&宋伟

【第三期】——中国文艺2022(三)

2022美术:共情与共创/郑工

2022艺术学:自信中开辟新境界/张金尧

2022舞蹈:创新转化,蓄势待发/张延杰&任文惠

【第四期】——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文艺(二)

文艺人民性是中国文艺现代化发展的本质特性/赖大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中国文艺的历史语境/何中华

中国式现代化与走出“白立方”的艺术/陈岸瑛

【第六期】——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文艺(三)

“中国式现代化”与文艺评论的话语更新/周志强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学艺术的历史性演变刍论/杜学文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公约数——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依据/崔柯

【第七期】——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探析

艺术学理论学科的三个问题/周宪

互证与阐发:关于中国现代美学方法论的一种理解/杜卫

工艺学、自由时间:人工智能时代马克思文艺思想体系的重构/刘方喜

【第七期】——民族文艺新观察(二)

以时代精神激活民族文艺/鲁太光

“浪漫的崇高”与“流动的乡愁”——兵团文学的美学特色/邹赞

世界文学视域下的民族文学研究及其海外传播——王宁教授访谈录/ 刘丽艳

【第八期】——当艺术遇见技术

人工智能环境中的人本主义批评传统/李震

虚拟现实艺术:基于四重维度的考量/周雯

VR纪录片移情效应的技术逻辑与影响因素/顾亚奇

虚拟现实艺术的“参与性诗学”/赵立诺

【第九期】——美学&大美术

美术,还是艺术?——走出荆棘丛生的词语密林/李心峰

当代艺术的形态转向与美学的方位/黄宗贤

寻求富有传统姻缘的美术史观/夏燕靖

【第十期】——人工智能时代设计美学的挑战

设计与理性:人工智能设计的美学反思/陶锋&梁正平

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美学变革/祝帅

【第十一期】——文论话语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历史地看待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 程正民

中国文论概念的古今之变及其融会策略/李健

作为异托邦的语言——福柯论话语体系与文学语言的辩证张力/吴娱玉

黄药眠审美话语的历史接受与影响分析/刘剑

知本溯源与当代新声——“中国文学理论的话语分析”学术研讨会综述/苗昕伟

【第十二期】——中国文艺的世界旅行

“空”(Leere)在中国美学/文:[德]沃尔夫冈•顾彬译:薛松&李欢友

■ 本雅明论中国艺术——以20世纪上半期的欧美汉学为中心/闫月珍

■ 中国电视剧提升海外影响力研究——基于76个国家和地区的调研数据/司若 庞胜楠

■ 中国书画理论在西方(1827—2022) /周建增

《中国画论》[瑞典]喜龙仁著


热点观察

【第五期】——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人物塑造

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与现实主义的二律背反——新时代现实主义电视剧举隅/饶曙光

“人物二重性”的丰富性与倾向性——围绕反腐、扫黑题材剧的人物塑造展开/戴清

恶的悲剧化——论当前国产影视剧创作的一种趋势/李宁

【第十期】——文艺评论与“网暴”治理

文艺评论的“事理”与“情理”/王德胜

数字时代网络文艺评论的自律与他律/张慧瑜

以文艺批评话语反击网络暴力/赵丽瑾

网络亚文化失范与新媒体文艺评论网络暴力/郑焕钊


理论探索

【第二期】

“诗本位”并非“诗画高低论”——中国古典诗画关系再探/袁俊伟

【第三期】

■ 数字时代文艺批评的“圈层化”与“破圈”之道/王亚芹

■ 音乐材料的非语义性特征研究/ 许佩晖

【第四期】——古代诗话中的人文生活

■ 疏野与诗话/袁济喜

■ “尽是人间第一流”——《本事诗》的人物风雅与中国古典文评景观/廉水杰

■ 青春与老境:诗话的生命语境与审美生成/刘玉叶

【第五期】

■ 有无:当代艺术的跨媒介方式与本质/董丽慧

■ 中国传统艺术主题的跨媒介属性及其哲学基础/王一楠

■ 中国音乐的传统美学之维/胡南

【第六期】

■ 汉魏乐论与“和”的转型/韩伟

■ 作为问题的“经典”:古典•现代•后现代/冯庆

■ 文学理论的价值性难题解决方案/贾珊红

【第七期】

■ 多模态互动:数字媒介时代作为社会角色的电影/孙承健

■ 论“以象拟象”的意象批评方法/ 陈娟

【第九期】

■ 宋代意象理论发展中的理学因素/简圣宇

■ “诗亡隐志,乐亡隐情”——论情感与先秦礼乐伦理的关系/黄鹤

■ 审美智能论:何为并如何/马赜博儿

【第十期】

■ 从“巫舞”到ChatGPT:艺术科技融合发展的历史与当下/孙晓霞

■ 从“非此即彼”到“亦此亦彼”——论文学阐释的一个当代转向/庞弘

■ “游于艺”:诠释历史与意义世界/刘强强

【第十二期】

■ 走向人文教育的美育/周宪

■ 网络文艺高质量发展略论/炜熠


艺海杂谈

【第一期】

■ 美术馆藏品展览与价值延伸——以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为例/徐进毅

■ 数字时代中国网络电影的人图关系/田晔

【第四期】

■ “想象的民间”:论中国古装网络剧的故事世界与文化意涵/朱斌

■ 寻绎演化:碑帖融合的流变与当代书法评论/杨晨

■ 理论与模式: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数字策展/李珂珂

【第六期】

■ 中国书法的语图“间性”及其现象学阐释/于广华

■ 论古装剧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许孝媛

【第七期】

■ 从“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新时代十年小剧场戏剧发展刍议/徐健

■ “喷空”的乡土生存哲学——论新世纪刘震云小说的叙事策略与动力/韩越

【第八期】

■ 新的“组织起来”:当代电视剧中的城乡叙事话语/林玮

■ 当代汉语新诗的新疆经验/杨碧薇

■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西班牙的译介——对间接译介现象的文化反思/刘桐阳

【第九期】

■ 作为“数字遗忘工业”的网络文艺——基于斯蒂格勒“记忆工业”概念之重构/杨光

■ 美学转向、知识考古与回归主流——论当前古装剧的几种不同“面相”/殷昭玖

■ 对于“身体”的再观照——中国民族民间舞研究方法的拓展/徐末子

【第十一期】

■ 浅析朗诵艺术的仪式性表达/李艳

■ 现代性的另一条路径:维克多•霍塔的整体性设计美学/王兆

【第十二期】

■ 技术赋权与资本控制:网络文学读者“玩劳动”研究/王婉波


作品评析

【第六期】

■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上昆全本《牡丹亭》观后/傅谨

【第八期】

■ “惊梦”是一种现代悲剧性生命体验——话剧《惊梦》观后/王杰

【第十一期】

■ 眼前有景君须道,或分秋色未可知——略论黄维若的历史剧《屈原》/邹红

【第十二期】

■ 藏地复调的协奏、杂奏与变奏——杨志军《雪山大地》诠论/高强

话剧《惊梦》演出照


创作探赜

【第二期】

■ 意外的审美惊喜——庞白诗文读后/云德

■ “山河之美”的中国影像书写/王楚


创作谈

【第八期】

■ 韩玉峰:七十余年匆赶路 耄耋不改赤子心/采访人:王姝

【第十一期】

■ 向云驹: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关于著述《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论要》的思考/采访人:阴奕璇

【第十二期】

■ 伊明•艾合买提:致力汉维文学翻译,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采访人:白哈提古丽•尼扎克


学科建设

【第三期】

■ 中国艺术心理学“三大体系”建构路径初探/李新

【第五期】

■ 从国际大赛看新时代中国声乐艺术拔尖人才的自主培养/孙媛媛

■ 文艺高峰人才培养体系建构探赜——以中戏本科教学改革为例/ 陈敏

【第十期】

■ 融合互鉴 美美与共——曲艺学科建设与中国演剧体系的构建设想/郝戎


学术综述

【第四期】

■ 美学与艺术的关系及其当代阐释——首届全国美学与艺术研究峰会综述/申丽媛


境外之镜

【第一期】

■ 皮娜•鲍什舞蹈剧场中的身体语言及文化逻辑/马春靓

【第五期】

■ 神话隐喻下的文学阐释与审美乌托邦——诺思洛普•弗莱理论及其对中国文艺批评的启示/高海


名家专访

【第一期】

■ 我的文学评论、研究之路——访文艺评论家、理论家张炯/采访人:李世涛

【第二期】

■ 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访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家陈伯海/采访人:《中国文艺评论》编辑部

【第三期】

■  他与笑声同在——访粤语相声表演艺术家黄俊英/采访人:罗丽

【第四期】

■ 遨游艺海劲风帆——访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理论家胡芝风/采访人:熊姝

【第五期】

■  在理论与现实间游弋——访文艺理论家李衍柱/采访人:周逸群

【第六期】

■ 我是沙飞的学生——访红色摄影史学家、摄影家顾棣/采访人:张晓蓉

【第七期】

■ “中国芭蕾的创新要有基础”——访新中国第一代芭蕾编导家蒋祖慧/采访人:张延杰

【第八期】

■  借古开今 立言践行——访美术史论家薛永年/采访人:安永欣

【第九期】

■ 做一个思想者——访美学家邓晓芒/采访人:王海龙

【第十期】

■ 回归文学研究的基础——访文学理论家孙绍振/采访人:叶勤

【第十一期】

■  “现代性”与“本土化”漫谈——访文艺理论家钱中文/采访人:李一帅

【第十二期】

■  演好每个小人物,努力做“大写”的人——访表演艺术家牛犇/采访人:胡凌虹

点击订阅2023年《中国文艺评论》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来稿须知

2024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订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度重点选题参考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总目录来了

《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总目录来了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总目录来了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