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艺评来稿>正文

以评论为载体,舞于四方网络

2021-01-27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胡昕恬 收藏

  编者按:

  第二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收到700多篇来稿,包括舞蹈评论25篇。北京舞蹈学院胡昕恬同学的《回溯原点,重返现场——由“方舱舞蹈”评网络文艺的在场性》(点击查看全文)获选优秀评论文章。配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她未能到第五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暨第二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云发布典礼现场(点击查看),改为居家观看网络直播。现摘登她的思考,以飨读者。

以评论为载体,舞于四方网络

——试论舞蹈评论的网络化发生

胡昕恬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运转,在很大程度上同比推演着各门类系统内部的形式更迭。从系列传统媒体脱胎而来的舞蹈评论也逐渐在新媒体的道路上绽放光彩。结合笔者的学习经历,在此主要就舞蹈评论基于网络化发展所形成的现象、特点等方面进行思考,以期更好明确当下舞蹈评论定位,以及未来努力的方向。

  一、从评价走向对话

  这是互联网时代舞评发展的显要特征。循着舞蹈艺术欣赏的生态链来看,以往作品从制作到演出再到评论的发布,基本都处于单一线性的价值输出,在与受众的互动有效性上较为匮乏。而近年来,借助网络媒体的普及与传播,自媒体平台上的舞评写作大放异彩。无论是微博微信朋友圈短小精炼的情感抒发,还是豆瓣上见微知著的点评分析,各抒己见构成了当前舞评在现代社会的开展方式,由此显影出舞蹈评论基于网络化发展与外部参与者的良性互动,尝试在内外呼应中共同努力达成相互对话的友好沟通状态。

  二、由整合转为创作

  舞评外围生态环境的改变,也影响着舞评写作主体。作为舞蹈行业的守门人与勘探者,舞评人的实践内容转入了富有积极能动性的创作层面。互联网的飞速运转,不可避免地携带着碎片化、同质化等各类信息。这显然与权威发文平台所提倡的观点清晰且见解独到的征稿要求相行甚远。为了规避此类不良现象,优化整体行业生态,舞评家应保持独立思考能力,把握艺术发展规律,抓住作品核心特质,体现评论理性力量。

  三、以单一引入多元

  在当下约定俗成的由创作者、表演者、受众、评论者所构成的闭合关系中,其他三者对于舞评的态度也在悄然变化,更广泛地显见于广大受众的审美角度逐步由单一化合为多元。就在前不久《舞蹈风暴2》的舞台上,谢欣作为中国现代舞中坚力量的代表,一举夺得总冠军。现场的欢呼声加上网络的热议度,都反映出当前受众对现代舞人、现代舞作品的广泛接受。对比几十年前现代舞被视为洪水猛兽的惨痛经历,我们深刻感受到当前主流审美由单一转入多元的横向开拓。这之间的内隐力量,自然首先应归结为现代舞实践者的努力拼搏,但同时也不应忘记在相当长时间内无数舞评工作者写下的学理思考与肺腑之言。网络编织而成的关系网、传声筒,不仅为舞评写作者提供了发声窗口,同时也为舞蹈欣赏者展示了最强大脑,舞评的突出作用在网络化的数据整合中得以正名。

谢欣《流痕》(《舞蹈风暴2》)

  依托网络信息技术的便捷性、时效性,对话、创作与审美构筑起新时代舞评新样貌。笔者作为舞评写作的参与者,也寄希望于未来,舞蹈评论以自身创作为基点,借助“互联网+”的有效平台,进一步打造文字精品,锤炼评论佳作,释放鲜活的肢体与有趣的灵魂,舞于四方网络。


  作者:胡昕恬,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


  签发:徐粤春

  审核:何美

  责编:王璐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专栏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欢迎您围绕文艺作品或现象撰写评论文章。来稿3000字以内为宜。一经编用,即付稿酬,并发送用稿证书。请留下联系方式。投稿邮箱:wyplzg@126.com,期待您的赐稿!(点击查看投稿攻略

  “原创首发”专栏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另,《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投稿攻略(网评投稿邮箱:wyplzg@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

  中国文艺评论·投稿互动

  中国文艺评论网·年度推优

  中国文艺评论网·第二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

  专家组怎么评?第二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优秀评论文章和优秀组织

  回溯原点,重返现场——由“方舱舞蹈”评网络文艺的在场性

  新制播技术和新舞蹈技术在《舞蹈风暴》实现了双向合流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